新疆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新疆新闻-自然风光-资讯频道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5305347818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是为道德?笑话,这是中国外交官据理力争换来的

    2021-12-03 15:08:09

    来源:网络   作者:风中百合

    阅读:807

    评论:0

    [摘要] 初中学历史的时候,我们就了解过庚子赔款。这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一笔战败赔款,因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屈辱求和所签的《辛丑条约》而来。赔款总额按总计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以海关税和盐税作为抵押,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万两白银。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巨额赔款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压在全国四万万百姓头上的一
    初中学历史的时候,我们就了解过庚子赔款。
    这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一笔战败赔款,因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屈辱求和所签的《辛丑条约》而来。赔款总额按总计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以海关税和盐税作为抵押,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万两白银。

    1.jpg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巨额赔款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压在全国四万万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这其实就是明摆着的一场抢劫,但是当时的中国国力实在太弱,在弱国无外交的原则下,道理只在列强那边,清政府敢怒不敢言,只有屈膝逢迎。
    当时清政府中也有一些爱国官员在不断寻找机会与列强交涉,试图暂缓赔付期限或者减免部分赔款,但是列强根本无视清政府的请求,反而还想方设法从清政府身上再刮一层油水。1903年至1905年间,因为“付金付银”争议,还导致中国的赔款数额增加了八百万两白银。
    1.jpg


    所谓的付金付银争议,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的庚子赔款是按照白银结算还是黄金结算,这在当时的《辛丑条约》中并未规定清楚,便引发了“付金付银“的争议。
    1904年12月上旬,时任中国驻美公使的外交官梁诚在与美国国务卿约翰·米尔顿·海伊(国内称之为海约翰)谈判关于解决“付金付银”问题时,梁诚据理力争,丝毫不让,让海约翰这样的老牌外交家也感受到了压力,海约翰本以为清政府的外交官都和普通的清朝官员一样软弱可欺,随便一吓唬就认怂了,可谁知这梁诚根本就不怕他。
    海约翰犯了难,之前想好的套路都被打乱了,这下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不经意间海约翰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 庚子赔案实属过多。”
    敏锐的梁诚立刻捕捉到了这句话,并且很快理会到了这其中的含义,美国有关部门在上报战争损失中存在着很大的“虚报”成分。
    1.jpg


    梁诚与海约翰

    按照辛丑条约的规定,美国应获得的庚子赔款比例7.32%,合白银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为2400多万美元。按照美国政府的调查,美国的实际损失为1165万美元,所余1235万元其实是多余的。是美国有关部门在统计战争损失时,与商人们沆瀣一气,故意虚报,试图以此谋取私人利益。美国政府经过调查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因为赔款是国家间行为,不可能主动向战败国提出重新核对赔款数额这些事,反正是送到嘴边的肥肉,不吃白不吃。
    梁诚了解到这些内幕后,果断放弃了跟海约翰再谈什么付金还是付银的问题了,开始抓住机会与海约翰进行交涉,要求美国方面降低庚子赔款的数额。经过多次协商,海约翰代表美国政府原则上同意了梁诚的请求,并让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起草了备忘录,载明了美国愿意就退还一半数额的庚子赔款一事与中国(清政府)进行公平协商。
    1.jpg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按说退款应该顺理成章了,接下来就应该双方签署协议,并最终核定退款数额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中国发生了粤汉铁路收回路权事件和广东美国传教士被杀事件,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兴起了排华事件,中美关系迅速跌落到谷底。美国政府开始找各种理由拖延讨论退还赔款事宜。
    1.jpg


    粤汉铁路

    梁诚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为了尽快让美国政府退还庚子赔款,梁诚开始收集关于不实赔款的证据,并四处奔走,在美国国会和议员中游说,请求他们支持中国的退款要求。梁诚还利用自己常年在美国各界建立的人脉关系,争取了许多社会名流的支持,他们帮助梁诚借用报刊和演讲来向民众揭示了1901年对华要求的赔款中有虚假成分。社会舆论开始支持梁诚,要求美国政府退还庚子赔款中的不实部分。
    在舆论的压力下,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也不得不松口了。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罗斯福总统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在这份备忘录中,詹姆士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美国应该用美式教育为中国培养社会精英,将来让他们用美国式精神支配中国,这样,美国便能从中获得最大的价值回报。
    1.jpg


    罗斯福总统认同了詹姆士的观点,同时也正好顺应国内的舆论要求,便于1907年12月3日向国会提出咨文,主张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支持中国教育事业。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总统的咨文,同年7月,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1.jpg
    西奥多·罗斯福

    1908年12月28日,罗斯福总统发布命令,决定自1909年1月1日起,按年将多余庚款退还中国,用于派遣留美学生,款数共计1196万美元。
    这笔钱如果放在今天来看,似乎不多,但是考虑到购买力和当时的经济水平,这笔钱是一笔天文数字。美国政府也曾经想干预庚子退款的用途,要求将其全部用在资助留美学生上,但梁诚认为,留学是好事,但是中国方面也要借此机会兴办一批现代化学校。为了避免与美国人造成的意见冲突,梁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外交才能,表面上赞同美国政府的要求,然后上奏朝廷,以选派留美学生的名义,从庚子赔款中拿出一部分设立游美肄业馆,相当于大学预科。
    1.jpg


    1922年拍摄的清华学堂

    这座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立起的游美肄业馆,便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后来通过庚子退款兴办的学校有很多,如今都发展成了百年名校。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一事,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是中国外交官努力争取来的结果,反倒认为美国主动退还的,还以此称赞美国的道德高尚。很多人写过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帮助中国兴办教育的事,但是却对背后的隐情和细节闪烁其词,对梁诚更是只字不提。我们遗忘了英雄,却把花环献给侵略者,何其悲矣!
    1.jpg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血泪史,我们很庆幸在那个弱国无外交的年代,有像梁诚这样的爱国者为我们挺起了脊梁。也希望读过此文的人能了解到减免庚子赔款不是因为什么同情与道德,我们也不能在民族危亡之际,把转机寄托于靠着他人的同情与道德良知上。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本站自媒体平台用户

                     自行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展示服务。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风中百合

        风中百合

        14文章
        1.2万总阅读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5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