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太阳系内,太阳是绝对的中心位置,其它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太阳绕转,但是你知道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吗?

最初时认为太阳系边界是位于太阳约14亿千米的土星,但这一结论在1781年被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了太阳系第七个行星天王星所改变了,那一年,太阳系的边界被扩展到了距太阳约29亿千米处。

天王星被发现后,科学家们对其轨道进行了计算,但计算结果和观测结果并不一致,他们认为这是一颗新行星对天王星的引力干扰导致的。
1846年,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加勒和达雷斯特依据勒维耶的推算新行星轨道的结果,成功发现了太阳系第八行星海王星,所以此时太阳系的边界就又被扩展到了据太阳约45亿千米处。

1930年,美国罗威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一颗比海王星更遥远的冥王星,所以他将太阳系的边界扩展到了距太阳约59亿千米处。
但冥王星的发现并没有成为终结太阳系边界的探索。

在20世界40年代之后,几位天文学家先后提出了一个想法,他们认为在在像冥王星那样远离太阳的地方,行星的形成过程会因为物质分布过于稀疏而无法进行到底,所以在距离太阳约45-83亿千米处有一个柯伊伯带。

自1992年起,柯伊伯带中的天体开始被陆续发行,它们的分布范围比原先估计的更广,它的发现使太阳系的边界又向外扩展了好几倍,但这仍然不是太阳系的边界。

因为天文学家们普遍猜测,在距太阳更遥远的地方,存在的奥尔特云,奥尔特星云是太阳系最边缘的一个云团,就像蛋壳一样包裹着太阳系。但它非常隐秘,它包含着数以万计的天体,其主体部分却不仅从未被观测到过,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都很难被直接观测到,那这样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它存在的呢?

主要是依靠推测。天文学家把彗星分为两类:①短周期彗星(轨道周期在两百年以下);②长周期彗星(轨道周期在两百年以上)。
长周期彗星的轨道往往能延伸到离太阳几万甚至十几万天文单位处。

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在对几百颗长周期彗星的轨道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认为在距太阳几万至十几万天文单位处,存在了大量的小天体,它们是长周期彗星的源泉,它们若碰巧进入太阳系内,就会成为长周期彗星。

奥尔特云就是由那些小天体构成的,由于那些小天体是长周期彗星的源泉,因此奥尔特云就像是一个装满彗星的“大仓库”。
那么“大仓库”里究竟有多少小天体呢?据估计约有几万亿个,不过这个巨大的数字与奥尔特云所占据的广袤空间相比,仍然是少得可怜,如果有航天器穿越它的话,很可能不会有机会接近任何一个小天体。

对于奥尔特云的形成,现代天文学家研究,奥尔特云是在50亿年前由太阳系形成后,各大恒星及行星形成之后的残留物形成的。对于具体的形成,有一个假设比较容易被接受,太阳系的物质由于受到大行星的引力作用影响,散布在星系中的物质会被抛出黄道面,形成盘状区,最后形成独特的圆球状包裹着太阳系。

对于奥尔特云存在的意义假说,有假说认为奥尔特云就是太阳系的边界;有假说认为彗星是来自奥尔特云的;还有假说认为,奥尔特云会造成生物的毁灭。

总而言之,人类对奥尔特云的一些具体方面还是没能够弄清楚明白,但是人类对它的研究探索从未结束过,只有在更了解太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释奥尔特云的存在,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
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1条评论